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星座 >

震为雷卦卦辞以及爻辞怎么解读

编辑:十二星座 2025-02-17 08:11 浏览: 来源:www.nanyuekg.com

介绍震为雷卦:风雨后的彩虹与人生的奋发图强

今天,我们来一起解读神秘的震为雷卦。这一卦在六十四卦中位列第五十一,是震宫的首位。它代表着一种先苦后甜、经历风雨方见彩虹的哲理。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解读震为雷卦的卦辞、彖传、象传以及爻辞,供各位朋友参考。

一、解读震为雷卦辞

震为雷卦辞为:“震。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这一卦意味着通达和奋发图强。在经历震动和惊慌之后,你将迎来稳定与喜悦。就如同雷声虽震撼百里,但你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和冷静。

二、解读震为雷卦彖传

《彖传》对于震为雷卦的解释为:“震,亨。震来,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这一卦告诉我们,恐惧可以带来福佑,而笑言则代表着未来的法则与方向。震动惊传百里,警醒我们既要警惕远方,也要关注近处。

三、解读震为雷卦象传

《象传》对于震为雷卦的解释为:“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这意味着接二连三打雷是震卦的象征。君子应当有所恐惧,以此修正省察自己。活在世间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我们需要定期反省自身。

四、解读震为雷卦爻辞

初九爻辞解释为:“初九。震来,后笑言哑哑,吉。”《象传》曰:“震来,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这一爻告诉我们,经历震动后的惊慌不安,随后将迎来稳定的笑言和吉祥的结果。六二爻辞解释为:“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象传》曰:“震来厉,乘刚也。”这一爻象征着震动带来的危险和丧失,但也有可能通过努力在七天内恢复失去的东西。

《象传》曾言,震动起时蕴藏危险,此因凌驾于刚爻之上。六二爻在初九之上,凌驾于主爻刚爻之上,位置不稳,因此震动带来风险。原本,六二的震卦处于临卦的上坤之中,坤象征丰富的钱币;然而变为震卦后,上坤消失,故言“亿丧贝”,这里的“亿”乃古代对十万的称呼,代表巨大的失去。

“跻于九陵”这句话,是在描述六二与九四之间的关联。六二与九四互换位置,九四化解了上坤,现在处于互卦艮中,艮象征山峦,即所谓的“九陵”。六二与九四分别在震卦的下卦与上卦之中,震代表行动,两者并行不悖,犹如在平行线上行走,无法相互追赶。只要六二坚守其中位,便可重新获得所失去的东西。震是复卦的组成部分,一个爻要回归自己的位置,需要经过六个阶段,这就是所谓的“七日得”。

至于震为雷卦的六三爻辞如何解读呢?六三爻震动时微微发抖,因震惊而行动则无灾难。《象传》中提到这种震动是由于位置不当造成的。六三爻的情况比六二爻差得多,主要是因为其位置不佳。六三以阴爻居于刚位,又在震卦之中,其不安的情绪更加明显。配合震卦的行动,虽然在震中行却无灾难。这里的灾与眚不同,灾是外界带来的,而眚是自己造成的。

九四爻在震为雷卦中又如何解读呢?九四爻震动时陷入泥泞。《象传》指出这是因为阳刚之德尚未展现。九四爻进入上卦仍属震卦,阳爻在震本可勇往直前,但九四居柔位,无法发挥本性,故称之为“未光也”。震动落入泥中是因为临卦变为震卦后出现了互卦坎,坎为水,与上坤之土结合形成泥泞。

再看六五爻在震为雷卦中的解读。六五爻震动时往来都有危险,但没有大量丧失,却发生了事故。《象传》中提到这是因为在危险中行动。六五往上是终点且没有对应;往下则乘刚而不顺,因此往来都不利。但在临卦变为震卦的过程中,六五守住了原本的坤卦中爻,所以不同于六二的“亿丧贝”,而是“亿无丧”,即没有损失。虽然发生了事故,但六五守住了中位,因此没有大量损失。

最后看震为雷卦的上六爻辞。上六爻震动时浑身颤抖,惊恐地四处张望,前进会带来凶祸。震动不在自己身上,而在邻居那里,则无灾难。婚配会出现怨言。《象传》中提到上六爻浑身颤抖是因为没有取得中位。虽然有凶祸的迹象,但没有灾难是因为害怕邻居的遭遇而有所警惕。从六二到上六的五个爻,形成了一个缩小的小过卦。上六爻处在最高位置,一旦行动可能会带来凶祸。但其实吉凶是相对的,只要调整自身适应环境,“无咎”也并非不可能。震动不在自己身上而在邻居那里,是因为上六的邻居是六五,看到他人的状况就能警惕自己,避免受到震动的影响。至于婚配出现怨言的解释,可以从无应的角度来理解,指同行者之间的不满和抱怨。解读易经中的爻象变化,其奥秘深邃且引人入胜。通常,各爻之间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如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相互呼应,但这并非固定不变。也存在初爻与上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四爻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

以火雷噬嗑卦为例,初九的“屦校灭趾”与上九的“何校灭耳”便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二者爻辞相互呼应,形成一组独特的意象。在震卦中,我们亦能发现三组叠词震、震苏苏、震索索,它们分别代表着外围、中间和内部的不同含义,使得上六与初九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联系。

这种对应关系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其局限性。如在婚媾一事上,六三爻的对应方式就显得不那么贴切。这种微妙的变化,反映了易经爻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

每一卦、每一爻,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独特的语言,诉说着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揭示着人生的吉凶祸福。在今天,我们重新解读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自我人生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