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常常谈论的环境与风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风水轮流转,风水离不开我们的自性,离不开我们的念头。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对于出家人来说,他们不学风水却做到了心善、身善、语善和意善。他们天天诵经念佛拜佛,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使得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改变周围的环境。他们在这里住上三年,坏风水也能变好。这一点,在古时候的中国就已经被无数修行人的实例所证明。他们的道场都是最好的风水,让人不禁好奇他们是否都懂得风水。真正的答案或许是他们的大善之心让一切变得美好。
那么,佛教与风水到底有何关系呢?佛教是以解脱为宗旨的,一切法皆以解脱为指向。即使佛教经典中有看似与风水八卦相关的内容,但其最终目的也是让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修学环境。而风水学则是一门关于环境气场变化与自然环境对人影响的学问。二者虽有关联,但并不是等同的概念。佛教并不是不讲风水,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水观念。正如密续的经典所开示的,一个人证悟自性的缘起与四大调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善恶远比外在环境更为重要。在藏地,人们会请活佛或僧人为亡者念经超度,希望他们早日转世投胎,这也是一种风水的体现。不过这里的“风水”,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举止。当我们谈论风水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佛教认为人的第一风水是心态和谐;第二风水是家庭和睦;第三风水是人际关系良好;第四风水则是言谈举止充满善意。而真正的风水大师不只是看房子的布局和方位,更是看居住者的内心是否与周边环境契合。当我们在第一眼看到一套房子时,如果内心非常喜欢并急欲想买下这套房,那很可能就是这套房子与我们自身的气场相契合。总的来说佛教并不是不讲风水而是注重内在的风水是人心善的表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净空法师一生致力于宣扬神圣道德教育的他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