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哀思重。”古时的清明仪式庄重且饮食讲究。时至今日,仪式虽简化,但对饮食的尊重依旧不变。若想了解福州人在清明节的食俗,那就跟随我的笔触,一同吧。
清明节,是福州人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名为清明果的食物。清明果形状似饺子,但口感与味道却截然不同。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外皮是由一种叫叶的植物制成的。
艾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形独特。每年清明节前夕,福州的女人们会兴高采烈地来到田野,采摘新鲜的艾叶。满载而归的艾叶,堆在篮子里,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采摘回来的艾叶,经过繁琐的工序,女人们就像魔术师一般,将青青的艾草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
除了清明果,福州人在清明节还会选择食用太平燕。太平燕的燕皮选用猪后腿瘦肉精制而成。制作燕皮的过程复杂且讲究技巧。包馅前,将燕皮切成方片,待用。馅料选用瘦猪肉、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同剁成酱,加入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将燕皮包裹馅料,形状似石榴,蒸熟后即为肉燕。
这些美食不仅是福州人清明节的重要食物,更是福州文化的象征。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的喜爱。来福州过清明节的朋友们,总会带回一些燕皮赠送给亲友,传递这份特殊的情谊。
清明时节,福州的餐桌上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如润饼菜、芥菜饭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每一个食物背后,都蕴含着福州人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充满哀思与敬意的节日里,福州人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而这些食俗,正是福州清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仍然被人们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