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揭示中华文化源头与身体疗法的奥秘
壹
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与周易数术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起源自《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一理念奠定了它们在易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历代相传的神秘色彩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河图洛书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谜。
除了作为文化起源的象征,洛书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的价值。尽管在中华文化史上,洛书留下了具体的歌诀,但从未有具体的疗法问世。直到我遇到数术门的前辈,传授给我上古的洛书疗法,我才了解到这一文化的实用之处。这一疗法言简意深、妙趣无穷,具有诸多优点:疗效好、见效快、无痛苦、无需花费钱财、不用辅助器械,绿色健康、人人可行、随手可施。它符合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在今天全民健康的倡导下,公开这一方法,让祖宗圣学后继有人。
贰
洛书之象,是天地至数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医圣典《灵枢-九针》中,详细描述了洛书九宫与人体肢体、身形的相应数理。我认为在洛书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分布中,每个数字都代表着特定的区域和器官。例如,“9”为头,涵盖头、喉、颈、脊椎、心脏、小肠等部位;而“2”、“4”则为肩,包括左右手(从耳至手指的这一线)。
了解这些数字在人体的“行政区域”后,我们再探究它们的敏感点,这些敏感点就像首府一样,运用它们治病能立竿见影。例如,“2”、“4”的敏感点在耳垂和手掌月骨中的粒骨点上;而“3”、“7”的敏感点则在带脉上,胁下左右双侧。
研究洛书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洛书中的九个数字,其纵、横、斜向相加,结果都是“15”。这与《易纬》中的平衡适中思想不谋而合。人体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当人体阴阳平衡时,人处于健康状态;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发生。平衡阴阳达到适中的状态,是我们修身养性、保持健康的重要指导思想。
叁
洛书的变化还可以推演为世界史和人类学中的千古之谜万字符。万字符与河图洛书、九宫八卦图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本门易君师尊的研究,万字符其实是北斗星围绕北极星旋转,直接投影在大地上的代表天体运行规律的“象形”。
阴阳和合、把握自然就是开悟、就是健康、就是功果。在洛书中,纵横斜径相加皆得“15”,这显示“15”是一个代表阴阳平衡、稳定健康的数字。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可以通过调整与数字相关的部位,恢复“15”的总和谐,使病变部位随之调整,达到健康状态。洛书九宫(实为八宫)的神秘数列如下:
东宫:3+4+8=15;南宫:9+2+4=15
西宫:7+6+2=15;北宫:1+6+8=15
纵横交叉的南北直宫:9+5+1=15;东西直宫:3+5+7=15
更有那西南东北宫与东南西北宫的独特组合:西南东北宫为2+5+8=15,东南西北宫则是4+5+6=15。
在临症施治时,假如遇到一位左脚扭伤的患者,我们该如何运用洛书疗法呢?左脚在洛书中对应的是“8”,与之相应的方阵包括东宫、北宫以及西南东北宫。以西南东北宫为例,其组合为2+5+8=15,其中“5”位于中心,代表神阙,而“2”则对应右手这一线。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求患者伸出右手,术者则紧握其右手的粒骨不放松。嘱咐患者大胆跺脚55下,尽管可能会有痛感,但应尽可能的大力。当55下跺脚完成后,术者会松开手,然后让患者再次跺脚,以观察疗效。
或许,只需这么一次治疗,之前还疼痛难忍、需要人搀扶的患者,现在已能快步如飞。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鼓励知识的分享与传承。